Paramore 樂團:成人之前的青春之詩

回想自己在十六十七歲的樣子,應該跟大多數人一樣,都會為即將到來的人生新階段「成年」感到興奮以及憂慮,一方面是在日後開始要背負著如責任、獨立、自覺等等象徵成熟定義的使命以及思想,另一方面複雜的成人世界讓我們在人生的道路上開始變得不知所措,而「造反」、「衝撞體制」成了我們在尋求認同感的序曲,就連我自己也不例外,還記得那個年紀的我,對很多事情其實都不屑一顧,總覺得我要闖出自己的人生,埋頭專注的也只是不值一提的喜好,例如對電影世界的幻想,對吉他彈奏的啟蒙與學習,對藝術與音樂的探索,不過這些興趣確實讓自己找到宣洩的出口,而 Paramore 樂團在那時像是給了一劑強心針,讓我踏上搖滾的追尋之路。

記得第一次聽到 Paramore 樂團,正好是他們發行第二張專輯《Riot!》沒多久,剛開始對他們的喜好完全來自單純的偶像崇拜,歌曲中對青春的迷惘,對情感的探索,對束縛的憤怒,塑造自我保護的叛逆形象,想必是在那個混沌的成長歲月中,難以具體形容的共鳴,不過這都是在成年之後對過去的解釋,想當然那時才十四歲的我,哪懂什麼自我反思、生命感受,就是看到主唱染的橘色頭髮非常的「叛逆」,就跟著迷了。

說回專輯,在《Riot!》發行的兩年前(2005年),他們就以《All We Know Is Falling》專輯出道,並獲得不錯的迴響,整張專輯充滿著青澀的少年感,我自己非常喜歡專輯當中的《Emergency》以及《My Heart》這兩首歌,同樣是在訴說失戀的感傷,《Emergency》的重節奏猶如失敗愛情的當頭棒喝,以及忍無可忍的憤慨,而《My Heart》像是另一個極端,雖說失去愛情有時令人歇斯底里,不過面對著既將逝去的愛情,也許傾訴內心的不捨是對這段感情最後的溫柔。

再來是2007年的《Riot!》,這張專輯可以說是將他們擠進流行音樂圈,並且讓新世代搖滾樂迷看見他們的佳作,專輯封面不斷重複描繪的「Riot!」字樣,足以說明「沒有最叛逆,只有更叛逆」的造反心理,歌曲中濃厚的龐克情緒,彷彿在強調對成年到來的迫不及待,另外比起前作加入更多的音樂元素,更加飽滿的編曲,以及女主唱圓潤的聲線,也揭示了這張專輯在商業上的成功,我自己個人非常的喜愛專輯當中的《Hallelujah》《Miracle》《Born for This》,之後雖然一直有注意到他們的動態,不過就好像沒有那麼刻意的關注他們。

就這樣時間一晃來到2017年,正值樂團發行專輯《After Laughter》之際,這是我時隔多年再次與 Paramore 樂團的重聚,感受著他們這次專輯較於以往不一樣的曲風,加入了許多合成效果與1980年代流行元素的《After Laughter》,可以說是 Paramore 樂團在音樂上的一次新浪潮,專輯的主軸圍繞著在成人世界的自我偽裝與保護,以及在青春成長過後面對人生在目標與現實中的焦慮與無力感,完美的詮釋現今社會對於「成熟」的定義,而我想這張專輯對 Paramore 樂團來說,也許就像是在對樂團處在崩潰邊緣的自述,畢竟過去十年他們雖然一直有樂團活動,但幾經更替的團員,以及女主唱幾度單飛的傳聞,早已讓 Paramore 樂團的凝聚力分崩離析,不過幾年的沉澱後,2023年的《This Is Why》專輯,樂團像是找到了安定的力量,更為成熟的情感處理以及面對人生問題的坦白,自然流露出成年人所要思考的人生課題,而成員之間的感情變化,都有意無意的展現在這張專輯歌曲當中,可以算是Paramore 樂團的自我成長之作,不過我還是會期待能有機會收藏到《This Is Why》專輯,就像生命中那些錯過與相遇一樣。

– 完 –

分享此文到:

優雅的紅豬
優雅的紅豬

與音樂有斷不開的緣分
黑膠唱片愛好者
有時旅遊享受身心的放鬆
看了很多別人寫的故事
想了想覺得那我也為自己留一點故事吧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