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視光影:跨越400年的色彩 看展《從拉婓爾到梵谷: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上)

大概5月初的時候想到與太太有一段時間沒有出遠門旅遊,剛好注意到台南奇美博物館開始展出與英國國家藝廊共同舉辦的特展,立馬訂票鎖定這次的展覽,另外也順便安排一趟台南吃旅。

這次的特展想必是許多台灣藝文迷今年一定要朝聖的國際級展覽,當中匯聚了從文藝復興時期到後印象派藝術時期的歐洲國寶級畫作,除了能親眼目睹這些藝術大師的真跡外,同時也見證著過去400年西洋藝術史的發展與轉變,另外我也想藉由觀展感想來談談,自文藝復興時期開啟了以人為本的「人文主義」之後,幾百年來世人對於探索與追求「人性」這件事的價值與觀點,給了身為現代人的我何種啟發。

整場展覽看下來,很明顯可以感受到主辦方在這次特展的用心與細膩,包括流暢的動線以及直觀的視覺引導,都讓人很快速的進入到這場藝術之旅當中,展出的內容不艱澀,而且在文案的襯托下很明白的告訴觀看者展品的重點,這也是我對這次看展意猶未盡的原因。

展覽分成四個展區 (分別為西洋藝術史的不同時期)

I.  人文的甦醒:歐洲文藝復興繪畫            
II.  從王室到平民 : 巴洛克繪畫
III. 探索與創造:壯遊風潮                       
IV. 光線與色彩 : 印象派繪畫

文藝復興可謂是西方藝術史中極為重要的時期,有別於中世紀平鋪直敘的繪畫風格,文藝復興試圖跳脫當時宗教氛圍的嚴肅感轉而投向對人文與自然的探討,讓畫中的人物及景物有了血肉以及情感,剛走進展廳的我目光馬上就被喬凡尼·貝利尼(義語:Giovanni Bellini  1432年-1516年)大約在1480年-1490年繪畫的《聖母子》所吸引,作為威尼斯派的重要人物,這個時期該畫派的繪畫技術已趨於成熟,且以飽滿色彩著稱的威尼斯派正是這幅畫所讓人感受的,另外「光」也是這副畫的一大看點,特別是在呈現肌膚對「光」從亮面到暗面以及反光的層次,更顯人物的生命力,而風格溫柔內斂的貝利尼算是文藝復興較早期的畫家,但畫中可以看到在當時非常新穎的技法,可見貝利尼在繪畫技術上的不斷創新與自我挑戰。

再來看到是被稱為文藝復興三傑之一的拉婓爾(義語:Raffaello Santi 1483年-1520年)大約在1510年-1511年畫的《聖母子與施洗者約翰(加瓦聖母)》,這個時期的拉婓爾已經在羅馬為教廷服務,而他那最具盛名的壁畫《雅典學院》也差不多在這個時期繪製完成的,但說到《加瓦聖母》雖說這幅畫可能是教廷成員因個人用途而委託的小作品,但不得不讚嘆巔峰時期的拉婓爾在他的這幅畫中所呈現的人物自然感以及精心安排的構圖是多麼的引人入勝,另外畫中對人物神情的描畫以及具宗教性的隱喻,顯示了拉婓爾對「聖母系列」畫作呈現的「人性」。

還有一位在文藝復興後期被稱為「群星中的太陽」也是十六世紀威尼斯最偉大的藝術家,提香(義語:Tiziano Vecelli 1488年-1576年),他在1510年-1512年所繪畫的《女士肖像(來自達爾馬提亞的女士)》在當時為女性肖像樹立了標竿,可以見到畫中的女性在飽和的色彩下是如此的典雅,寫實的線條勾勒出她的堅毅,畫中的平靜感彷彿看見了16世紀威尼斯的富饒。

– 待續 –

分享此文到:

優雅的紅豬
優雅的紅豬

與音樂有斷不開的緣分
黑膠唱片愛好者
有時旅遊享受身心的放鬆
看了很多別人寫的故事
想了想覺得那我也為自己留一點故事吧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